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

請不要將X、Y理論與性惡性善論相提並論

由D. McGregor提出的X、Y理論,是組織心理學的經典理論,不論公共行政與商管學生必然會學過。但在華人社會的教學上,老師時常將X、Y理論與中國的性惡性善論聯繫在一起,將X理論對比為性惡論,將Y理論對比為性善論。問一個稍有涉獵過 X、Y理論的學生,要他們詮釋這理論時,十之八九都很自然地作以上之比喻。

但我對這種比喻則感到十分感冒。說實在話,將兩者連在一起根本是不倫不類,很容易誤導學生。首先,McGregor的X、Y理論焦點是放在組織工作行為的「積極/消極」面上,非如性惡性善論針對人的行為背後的動機或出發點。更重要的是,當McGregor歸納一般組織管理者對員工「好逸惡勞」的假設為X理論時,本質上是為批判傳統管理者錯誤地將問題「倒果為因」立下前提,因為McGregor認為所謂員工「好逸惡勞」之表現本身是管理者管理策略所造成,管理者只從自己利益及立場出發,利用「蘿蔔-棒子」作為管理工具,使員工慢慢對工作失去興趣,逃避工作,或驅使員工只會「向錢」看,唯利是圖。所以就算有「惡」也在管理者身上,非員工也。   

此外,將X理論標籤為員工「性惡論」,其合理性僅止於老闆利益立場而言,為資產階級之壓榨給予正當性而已。其實,「好逸惡勞」本身跟性善或惡無關,魔鬼惡魔也很努力工作,黑社會也很努力工作,那麼他們是「善」的嗎?所以同一個道理,我們也不可以說Y理論是性善論。Y理論只告訴我們,當人發現自己的工作興趣時,他們會自願投入,就算不用人家鞭策或外部激勵,也會願意花很多時間,甚至上班以外時間在工作上。很多黑客會廢寢忘餐想盡辦法去攻擊人家的網站(不一定有什麼利益),難道他們都是性善嗎?

我記得以前香港有一套電視劇「飛越十八層」,其主題曲是「難為正邪定分界」,裡面有一段魔鬼與凡人對話的歌詞如下: (凡人)努力興建,(魔鬼)盡情破壞,(合唱)彼此也在捱。其實,凡人與魔鬼都要努力工作,努不努力跟善惡無關。

學生們,請多看原文,不要僅看教科書,中文的教科書時常斷章取義。